上一页|1|
/1页

主题:体制外团队拍央视大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感动中国人

发表于2012-05-29

“感谢片中人物和家人,以及为此片提供帮助的人。”——5月22日晚上11点30分,电视屏幕上滚过最后一段字幕,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此播完。数据还没有出来,但现在就可以提前宣布:这是二十年来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

 

5月14日晚开播第一集,《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走红,无数人选择在深夜窝家里等CCTV1的更新集,此片也迅速占据了新浪微博实时热词排行榜第一名,并在豆瓣上获得了9.6的高分。淘宝网零食特产频道搜索量大增,购买高峰转移到每晚22-24点——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时间段。第一集中提到的云南诺邓火腿,在14日之前只有1件成交记录,现在已有78件,单价从298元、338元、368元、398元一路涨到现在的458元。

 

网友感慨纷纷,有人生活满意度数飙升,“生活在中国,原来这么幸福!”有人想扛起钢枪保家卫国,“黄岩岛是我们的!黄岩岛的鱼也是我们的!”有人民族自豪感爆棚,“一定要把本片翻译成韩文日文英文法文各种文,让外国人都颤抖去吧!”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的评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在提到“食品”就想到“安全”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对中国美食的骄傲和感动。这,是一个奇迹。

发表于2012-05-29

口水与泪水齐飞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

 

片子里,刚出锅的黄馍馍热气腾腾,巨大的乳扇像风铃一样被悬挂风干,稻米酿出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用诺邓井盐腌制三年方可做成的诺邓火腿肌红脂白,白吉馍切一刀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

 

但你注意到没有,这些并非珍馐海味,而是当地寻常百姓家饭桌上最常见的饮食。以往美食类节目里常见的烹饪大师、美食名家,精湛厨艺和繁复过程,在这片子里通通被淡化,镜头对准的几乎全是平常人的平常蔬饭。

 

在东北,朝鲜族姑娘金顺姬回家跟妈妈学做泡菜,再回京时,家里冰箱里装满了临走时妈妈准备的的家乡土特产;在北京,摄影师白波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他一脸幸福的说,谁家面都没有他妈妈做的焖面好吃;在香港大澳,经历四代人的百年老店郑祥兴虾铺里,76岁老人郭少芬看着老伴的遗照,回忆过去50多年里和老伴一起做虾酱的日子,夕阳在已经废弃不用的虾膏木桶上一寸寸滑过。很多人被这些镜头勾出了眼泪,开始想,自己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发表于2012-05-29

豆瓣上关于这部片子最火的一篇评论叫《吃货的中国》,文章讲了一对老华侨的故事,“桌上端来一盆白斩鸡,满头白发,一直沉静不语的老太太忽然使劲拍老头的胳膊:‘诶诶,走地鸡呀!’飞快地夹一块给老头,又自己夹一开,连筷子头一起吮在嘴里,闭眼,满脸都是笑,叹一口气:‘好好味喔。’那一瞬间满桌的年轻人互相看看,脸上都是很温柔的笑,女孩子好像要哭。我承认我那会儿想起的是辣椒炒虾米,腌菜煨豆腐,毛栗子烧鸡。……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前期调研员龚瑜在北京有位朋友,住在很时髦的楼房里,早上起来做早餐,背着一个绣花的袋子,淘米要舀一勺辣椒放里面,做的都是老家湖南靖州的早餐。这位朋友告诉她,工作再忙,不吃一点这样的东西就觉得一天都不正常。后来因为要拍这部片子,龚瑜问这位朋友家乡做不做腊肉,朋友回答当然做,每年都打电话让爸爸做,做好后寄到各个兄弟姐妹那里去。

 

“要把家里的食物带到外地去,这么一个动作其实我觉得很多人都感同身受,我们就觉得为什么不去湖南靖州拍他们家呢?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这种情感本身也是我们片子要传达的。” 龚瑜说。湖南靖州的稻花鱼于是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

发表于2012-05-29

在最初的版本里,一共是有三个竹笋的故事——除了现在播出的浙江冬笋,柳州做酸笋的鞭笋,还有一个八渡笋,就是在片末“空降”的瑶族青年罗文才的故事:广西田林县八渡笋产地,今年因为干旱八渡笋全面歉收,罗文才花了十年时间建好的八度笋合作社也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入了。任长箴说:“我是想说,自然不是总有馈赠的,自然有时候会收回它的馈赠,人们面对自然有的时候是手足无措的,很沮丧的。我不想说得欣欣向荣,不想说得歌舞升平,生活不是这样的。”

 

在最后播出的版本里,这个“干旱的八渡笋”的故事,被总导演陈晓卿剪掉了,但仍然留下了一个尾巴。任长箴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删。也许是因为这东西显得有点可怜吧,有点显得苍凉。”

 

这样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从接受这个活之初,任长箴一心想拍的是人,“我要拍的不是食物,而是人,食物只是切入口,人才是核心。” 但她的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央视的认可。《舌尖上的中国》执行制片人朱乐贤接受本刊采访时就一再强调,央视最初立项拍摄此片的初衷就是“做一个美食节目,向海外观众展示中华美食,我们拍片的核心是说美食而不是说人。”

 

最终任长箴还是一意孤行,在自己导的第一集《自然的馈赠》里,她纪录下远洋船长林红旗没有收获时承担的压力;她让观众看到,单珍卓玛因为没采到好松茸而无比焦虑的脸,告诉观众卓玛和妈妈在夏天两个月松茸季节里每天凌晨三点出门,走11个小时的山路挖松茸,挣五千元;她拍挖藕人天未亮就划船去湖里挖藕的身影,“我家孩子的钱,盖房子的钱都是挖藕挣的”。她把最想说的话写进了最末那句解说词里:“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时,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

 

《自然的馈赠》播出后,媒体人李鸿谷认为可以“把它视为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抗,以及漠视”,任长箴说这是对她这集片子“最好的评价”。她说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这个,只是少部分有话语权的人营造出来的,“我要给你们这些现代人看看真实的样子。”真实的是“卓玛这一个季节挣五千元,而这是她挣的最多的时候。她采完松茸就进城拌水泥去了,一天工作下来挣17块钱。”

 

发表于2012-05-29

但即便如此,《舌尖上的中国》已经代表国内原创纪录片的最高水准,播放之后的热烈反响即是明证。早在今年3月,这部片子的片花和第四集样片,拿到戛纳电视节,播映权就卖了20个多个国家。陈晓卿说:“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不需要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CCTV-9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了解中国,那么我们的这部片子要怎么做才能让观众了解中国,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如今这片子的火爆程度,连拍摄团队之前也没有想到。“如果是在纪录频道播,不可能有现在的效果,因为很多地方都收不到纪录频道。”胡迎迎在绥德做黄馍馍的老黄家拍摄时想调个纪录频道出来给老黄看看,告诉他那就是以后片子会播出的台,结果那根本就没纪录频道的信号。

 

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央视CCTV1新成立了“魅力记录”栏目,专门拨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好赶上这个机会。这一举措的背后其实是央视近年制定的有关纪录片的整体规划,用朱乐贤的话说,“就是尽可能加大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向海外展示中国形象。”

 

有人认为这部片子其实反映的是市场化导演的水平,而非央视的水平。朱乐贤不同意这个判断,“它是在央视里面运作的,怎么会不是央视的水平?那这片子最初创意是谁提出的?立项是谁办的?钱和设备谁出的?”在他看来,这片子虽然通过项目方式运作,外聘了部分导演摄像,但“片子播完后,我们合作关系就结束了。”

 

细心的网友发现,5月10日《舌尖上的中国》首映式除了总编导陈晓卿之外,并没有主创团队的身影。“当时没有人通知我们任何去现场。”任长箴和她的团队都这样说。

 

朱乐贤对此的解释是“那会是频道的活动,做的是频道的推广,不是《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组自己组织的发布会。”可是在纪录频道的官方微博里这次活动会被称为“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新闻发布会”。

 

“我们只是给央视干活,但是我们不是央视的人,我们骄傲的说我们不是央视的人。我们的价值观是保留自己对这个事物的判断,这个价值观也恰巧被央视觉得变成了一个很和谐,很安全,体现的中国人这种形象,也是他们需要在传输给国外的这么一个形象。双方在这件事情上走到了一个可以合作的地步。”胡迎迎说,同时她承认“陈晓卿做出大的贡献,他把这个项目立项了,他用他的方式,居然到一套播了,其实挺了不起的。”

 

发表于2012-05-29

播出之后的故事

 

我不是要碰人家的伤痛,我是想体现他的骄傲,这些人做的事很牛,很棒。但是你要想表现一个人的骄傲,你一定要表现这个人的痛苦——任长箴

 

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讲出来。

 

观众在片子里听到挖藕人说“我老婆让我在外,要注意身体。” 因为长期受湿遇寒,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关节病。那个藕塘被人承包种别的东西了,把整个地都给翻了,这些人又辗转到另外一个地方。本刊记者采访挖藕人叶茂龙的老婆时,她说自己没看到也不关心这部纪录片,她只知道,叶茂龙现在人正在武汉挖藕,每年就过年回来,“歇两晚就走了”。

 

 

胡迎迎给卖黄馍馍的老黄说,“你明年卖这个的时候你做一个大牌子‘电视台隆重介绍’,你就打一张图片,在你的车上拉上,然后给弄一专卖店,让你儿子经营,你别那么辛苦了。”但老黄不太听得懂,他还是按照自己生活方式活着的一个人。

 

端午节快到了,正是四川人刘光荣打工的五芳斋最忙碌的时候。从一个生手练到一分钟包七个粽子需要七个月,五芳斋研制过包粽子的机器,但口感不一样,人们就喜欢手工包出来的粽子。

 

五芳斋营销部门的人很高兴,他们从片子中找到合适的广告词:“用手的温度,呵护传统食物的生命力。”他们欣喜若狂地给胡迎迎打电话,说没想到这么好。胡迎迎心想:“我也没想到。”

发表于2012-05-29
房天下友(过客),您好!你所发的帖子“体制外团队拍央视大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感动中国人”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点击查看更多菊香苑稻花村业主论坛精华帖>>

点击“版主推荐”查看东莞业主论坛固顶帖和精华帖。
发表于2012-05-29
房天下友(过客),您好!你所发的帖子“体制外团队拍央视大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感动中国人”已被设置为固顶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点击查看更多菊香苑稻花村业主论坛固顶帖>>

点击“版主推荐”查看东莞业主论坛固顶帖和精华帖。
发表于2012-12-20

这个冬天,他(她)需要的往往是一些温暖的小礼品

【袜掌柜】10几块20几块的袜子不算贵,我买的袜子和女朋友穿的袜子都在袜掌柜买的,很划算哦!质量、服务、物流、售后都很不错!送自己、送亲人、送朋友,都是都是最体贴温馨又倍儿有面子的礼物!http://blog.fang.com/30834726/16096836/articledetail.htm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