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京、沪、穗楼市周报:炒风突乎南北 上海一隅独冷

发表于2005-11-04
当北京、广州为了年末冲刺,纷纷以备战备荒的姿态加大后续供应时,上海市场却显得一派寥落气象,10月商品房新增供应大幅缩水三成以上。


昔日市场地气东移,唯上海独领风骚;今日资金南奔北突,只上海一隅偏冷。倘若以此判断全国市场已步入良性轨道,仍为时过早。华南、华北渐趋热烈的炒风似应引起各方的注意。


上海:放量下跌


囿于10月成交数据缺失的原因,上海目前的均价走势很难从一而论。但据易居(中国)分析,从市场个案表现来看,近期市场上降价楼盘明显增多,个别项目降价幅度超过了20%,因此可以断定市场价格下跌的走势并没有改变。


与此同时,商品房成交呈现小幅放量。本周成交得益于动迁房、配套商品房的重新崛起,因而继续上扬,总量较上周增加了15.69%。而普通住宅本周成交量略有下降,仅成交了26.3万平方米,比上周减少了4.2%。因此,单从普通住宅的成交情况来看,10月上海市场的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


与“金九月”相比,刚刚过去的“银十月”表现出的最大不同在于开发商的上市热情骤减,全市商品房新增供应量每日平均比9月下降了35%左右。即便如此,现有市场供应的状况仍不容乐观。大量房源是继续握于手中,还是尽快投放市场,对开发商而言都将是艰苦的抉择。


北京:岁尾冲刺


本周开始进入岁尾,开发商们也进入了全面冲刺阶段。


先期因捂盘而没有面市的项目已进入积极推介阶段。和黄逸翠园、东华实业的天鹅湾等均在本周入市。而在小户型方面,明天第一城仍然独领风骚,而位于北三环黄金地段的花园公寓由于一期仅推240套精装公寓,受到追捧,在排号阶段已经有1100多人争先排号。


新盘成交较为平淡,以11月2日为例,北京房地产交易网数据显示,网上认购套数为147套,签约套数为671套。据经纪公司统计,目前北京尾盘约有七八百万平方米。年末正是开发商低价抛售这些尾盘的时候,而售价有时仅为新盘售价的一半。


二手房方面,据“链家”统计资料分析,10月份的二手房市场从成交量上来看,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因政策的影响而明显波动,成交量相比9月中幅上涨16%。“链家”市场专业人士认为,随着观望期的逐渐解冻,刚性需求显现明显,再加上“十一”黄金周、各大房展会等因素的催化,是10月成交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广州:炒风渐盛


本周开始广州有多个新盘入市,预计供应量可能超过3000套。它们大多是因为工期原因无法赶上国庆期间销售,因此预计从本周开始,广州楼盘的供应量会继续加大。另一方面,大集团也开始推出新产品进行年底备战,目前仅雅居乐及恒大集团就宣布将有超过共计4000套的新盘供应年底市场。


本周,广州市统计局城调队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广州民间房产投资者的热情正在不断升温。市城调队总结,今年1~9月,广州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74.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从收入构成来看,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呈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广州人购买多套住房用于投资,目前每百户家庭已拥有119套住宅,也就是说,每百户人有19套房子作为出租,这个数据同比增长12.5%。


而房管局新发布的统计也显示,市民因为看到广州楼盘售价一直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而开始入市。9月广州市十区和八区一手住宅销售量分别为75.29万平方米和48.24万平方米,分别比8月增加了12%和5.3%。


因此,对11月开始的种种萌芽进行分析后,业界专家及开发商预测,年底的房价及成交量可能还有上升的空间。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