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产品本质与中资无异 外资保险更"保险"?不一定!

发表于2012-05-10

“您好,我是美国XX保险集团的保险营销员……”

“我们是欧洲最大的保险集团……”

“我们公司来自美国/英国/德国……”

或许这样的电话或见面沟通方式您已经不止一次的听过了。没错,从2001年起,外资保险开始涌入中国内地的各个城市,与中资保险一起抢占市场、分享客户。根据四川保监局的数据,截至目前,已经在四川设点驻站的外资人寿保险公司就已经达到11家。

而4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一款由原来的“中资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修改为“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条例的修改,标志着我国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世界500强、国际排名第N位……似乎在推销保险时,一旦与这些词句挂上了钩,保险产品和推销员本人就立刻变得“洋气”起来,消费者瞬间也“高贵”了不少,下单都变得更容易。

但外国的月亮真的就要圆一些?在签字下单之前,您是否真的对外资保险的家底一清二楚了?

无法否认,很多市民或多或少存在着认国际品牌的心理。也许正是为了迎合这样一种心态,在保险推销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高举“国际化”招牌的营销人员。面对个别滔滔不绝的“显洋”,消费者可别盲目“崇洋”。

业内人士表示,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保险公司大多已经“本地化”,因此对面外资保险,消费者也应跟对待中资企业一样,货比三家、慎重购买!

推销保险

外资爱打“洋味”牌

与中资保险相比,外资保险的营销人员在进行保险销售时,除了细数产品的各种优势外,尤其热衷于向客户“炫耀”自家公司的“洋味”。

36岁的陈女士,在某外资保险四川分公司的一个营业部做营销员。她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与客户沟通时,如果说到了公司的外资背景,下单会容易些”。她说,自己所在的公司在对营销员进行培训时会针对见客户的“说辞”进行专门训练,其中,涉及公司外资背景和外方股东实力的内容,会被重点讲解,“这算是一个亮点和推荐理由吧。”

成都市民刘先生对此深有感触。5年前,刘先生为自己和家人主动购买了某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产品,每年缴费3000多元,缴费期为20年,“选择这家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冲着它实力强大的外资背景”,刘先生说,按照当初业务员的说法,这家公司的外方股东是一家非常有实力且有着百年历史的美国老牌保险公司,该公司在全球排名前茅,还为数任美国总统提供过保险服务。

然而,在刘先生购买了这款产品两年后,实力强大的美国股东宣布撤资,公司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保险是保一辈子的东西,当初买保险就是看中了美方股东百年如一的持续服务能力,现在换了股东,虽然暂时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但作为客户总觉得有些担心!”刘先生说。

外资保险之

背景

并非全进口

大多由中外合资

其实,我们常常看到的外资保险公司,更确切的称谓应该是“合资公司”,即中方和外方各占一部分股权,并非血统纯正的“全进口”。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受限于我国的法规限制,目前内地的各家外资寿险公司,多为各大国际性金融集团与中国大型内资企业的合资公司。例如金盛保险公司由法国安盛集团(AXA)和中国五矿集团合资组建,中英人寿由英国英杰华集团与中国中粮集团合资组建。

因为并非“全进口”,因此中外联姻产下的“混血儿”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就像众多行业的中外合资公司一样,来自海外的国际性金融或保险集团,能为合资寿险公司带来和注入良好的团队管理经验、渠道管理经验、产品开发、科研以及投资运作经验。但与此同时,合资公司也必须按照我国的保险监管规定和要求,进行经营管理。

股东评级

不应算在合资公司头上

“我们公司一直获得标准普尔AA+评级的,2006年刚刚调高为AAA最高评级……”

“我们公司是获得穆迪评级长期信用A1级别的……”

当听到这些来自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给予的优异成绩时,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就觉得这家公司在国际很有威望。没错,拥有这

样的评级的确很厉害,但这份荣誉别“张冠李戴”了,它指的可不是外资公司,而是这家公司的外资股东。

保险业内人士透露,在标准普尔的评级系统中,像英国英杰华、法国安盛、美国大都会保险这些国际性保险或金融集团,经常获得AA、AA+甚或AAA的最高评级。但是,这些“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优异表现,并不能取代合资寿险公司这个“儿子”或“孙子”的自我表现。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合资寿险公司的财务状况、信用程度到底如何,消费者应该从他们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年报、季报等数据来判断。

保险产品

本质与中资无异

外资的就是好的?那可不一定。

不可否认的是,国际成熟市场的金融体制比较完善,国际化的保险集团或资产管理集团运作金融产品的经验丰富、历史较长,品种多样化程度较高,管理上更为规范。但其实,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后,受市场和监管的不同要求,产品虽带几分“洋血统”,却也并非地道的、洋味十足的全进口产品。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保险公司的产品在内地市场,往往通过中外合资公司的载体,在内地研发设计和销售的,是符合我国法律规范和保监会要求的“国产化”产品。与中资保险公司销售的保险产品相比,并无本质的区别,“基本上可以说是无异的”。

所以,如果在生活中、投保前碰到营销人员刻意向你突出自己所属公司或产品的“国际化”,大家不必盲目轻信,货比三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做法。

外资保险之

发展

水土不服市场份额下滑

拥有外国“血统”的外资保险公司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然而在中国内地的运作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

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全国共计25家外资寿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总计386.36亿元,在整个寿险市场上的占比为4.04%。相比2010年5.63%的市场占比,2011年已是连续数年下滑。

在四川市场,截至2011年12月底,四川共有11家外资寿险公司,取得的年度保费收入共计约17.58亿元,市场占比为3.24%。而2010年,全省共计10家外资寿险,保费收入总计25.08亿元,市场占比为4.45%。在全省的11家外资寿险公司中,中英人寿、华泰人寿和中意人寿分列前三甲。

外方撤资或减持频现

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作为“第336号”国务院令颁布,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正式向外资敞开。外资保险大鳄纷至沓来,其风头之劲,令国内保险业大呼“狼来了”。然而十年后,外资保险公司却似乎并未显示出“狼性”。

2001年当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保险公司共有16家,保费规模46.2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1.5%;2003年底,中国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放开对外资保险公司所有业务限制;2004年底开始,对外资保险公司取消了地域限制,合资保险经纪公司的外资持股可升至51%;2006年,外资保险经纪可采取独资形式。至此,保险业成为我国金融系统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

十年来,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由2001年的4591亿元增至今年10月末的5.82万亿元,其中外资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为3004.67亿元,占比5.16%。十年间,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从2006年起,外资市场份额出现下滑苗头。

然而这只是开始。随后的2008年金融危机,令AIG等一批外资保险巨头受到史无前例的重创。自2009年9月1日,保监会同意美国恒康人寿向4家公司出售恒康天安人寿50%股权,恒康天安转制成为中资寿险以来,国内寿险公司接二连三地上演变更大戏。外资寿险公司股东更迭频繁、外资股东持股缩水,有的则彻底退出,将外资干脆转为中资公司。

客户服务值得称道

从2005年8.9%的市场份额,到2011年的4.04%,外资保险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下降了一半。涌入内地的外资保险公司,显然并没有实现当初攻城略地的梦想。

普华永道发布第五次《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调查报告显示,除严格的监管环境外,外资保险公司正面临中国内地保险公司、银行的竞争以及人才短缺等方面的巨大挑战。穆迪报告则认为,牌照的管制使得外资公司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等,很难吸引优秀人才。

根据我国保险业入世的相关规定,外资寿险公司基本上采取50%和50%的中外股权结构。在股权上势均力敌的中外股东,不可避免地存在权力制衡和中外文化冲突。对于这些现象,业内称之为“合资病”。

不过,即便外资公司存在文化和管理方面的冲突,但外资寿险的优势依然明显,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客户服务。受益于外方股东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和水平,通常外资保险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做得都非常优秀,在人性化和关怀性方面略胜一筹。同时,外方股东拥有的成熟的经营模式、完善的数据积累,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也是值得称道的竞争优势。这些优点得到了不少客户的称道。

此外,随着外资的进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有了不小的积极变化。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完全强调本土化,只采用大家已熟悉的商业模式,没有人去创新,今天我们这整个行业会长成什么样子?不管是渠道创新还是产品创新,还是国际上成熟的运作方式,都对我国整个寿险发展非常有帮助。”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