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威海

发表于2007-10-16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也是我国沿海最东部的城市,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市”,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两次被联合国评为“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2003年又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 

威海市位于东经121°11'-122°42', 北纬36°41'-37°35'之间,恰好处在中国南北平分线上,年平均气温12℃ ,平均降水量800多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威海市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市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威海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自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全市GDP年均增长18%,被列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

威海工业已经形成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为支柱,塑料、丝绸、药业、食品等行业为骨干的生产体系,是中国最大的渔具、地毯、抽纱制品、轮胎、医用高分子制品、印刷器械、木工器械、感热记录头生产基地。威海水产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威海还是重要的粮食、花生、水果产区。

威海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近年来对外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增长值达30%以上,三星、三菱、伊藤忠、美林、豪顿、英维思、JT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已在威海投资。威海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理想宝地,配套基础设施完备,投资服务体系完善,是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之一。

威海风光秀美,四季分明,依山傍海,是旅游避暑胜地。1996年威海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100个范例城市之一。威海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批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享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示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 城市。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之间。三面环海,一面接 陆,北与辽东半岛犄角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西与烟台、青岛比邻接壤,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全市总 面积5463平方公里,总人口247万,其中市区面积731万平方公里,人口52.2万。威海市花是桂花,市树是合欢树。

威海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的特点。气温年较差较小;雨水适中,但分布不均;旱、涝、风、雹、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年平均气温11.4℃,降水量793.2毫米,日照2570小时。 威海古为东方嵎夷之地,夏、商属青州,周代为莱子国地。春秋战国为齐国属地。秦代属齐郡砢县。两汉属青州东莱郡,三国改属青州长广郡。西晋至隋代,屡有变迁,历属东莱国牟平县和青州长广郡昌阳县、东牟郡东牟县、光州东牟郡观阳县和牟平县等。唐代先后属登州、莱州、蓬莱。五代、宋代沿袭唐制。金元改属宁海州。明属莱州府宁海州、登州府宁海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3卫隶属山东都司。清初,属登莱青道登州府宁海州。雍正三年(1725年),3卫改属登州府。雍正十三年 (1735年)改成山卫为荣成县。1898年,威海卫被英国强行租占。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34年后,历属鲁东区、第七行政区、鲁东行辕。1940年荣成、文登解放,属山东省胶东行政区。1941年,属东海专区。1945年8月,设威海卫市(地专级),直属胶东行政区、1948年,改为县级市,属东海专区。1950年至1982年历属文登专区、莱阳专区、烟台专区、烟台地区。1983年威海市(今环翠区)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1987年,威海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三县归威海市管辖。
发表于2007-10-16
发表于2007-10-16
发表于2007-10-16
发表于2007-10-16
发表于2007-10-16
发表于2007-10-16
发表于2007-10-16
发表于2007-10-16
发表于2007-10-16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