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本地开发商 上市公司 制造企业 三方竞逐土地市场

发表于2010-04-19

今年土地交易市场依然火热。

今年来高价地频出。

去年年底开始,国家对土地拍卖陆续出台严格的调控政策,然而第一季度东莞的土地成交面积仍比去年增长了171.6%,央企退市后,上市公司拿地优势突显,大量上市房企涌入二、三线城市拿地,东莞成为其珠三角战略的一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本地开发商因为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开发和成交后,储备用地陆续开发完毕,急需寻找新的储备地块,而令人意外的是,经历了经济海啸打击的制造业资金开始投入土地市场,成为第三股角逐势力。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土地交易市场依然火热,各方势力来势凶猛,高价地频出或将推高楼价。

发表于2010-04-19

4月多块商住地入市

或将出现区域新地王

今年一季度,东莞陆续推出了多块商住地块,特别是在长安、虎门等镇区,推出多块优质地块,吸引了开发商们频频出现在拍卖现场,成交量也非常可观,仅3月份就成交了6块商住用地,成交金额近25亿元。合富辉煌东莞市场研究部数据统计显示,第一季度东莞土地交易成交面积为20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71.6%。在成交价格方面,2010年第一季度全市土地成交的地面单价为2301元/平方米,同比2009年第一季度的997元/平方米大幅上涨了131%。广源地产营销总监彭红涛认为,今年东莞土地价格比往年高了许多,“比几年前更是翻了几番。”

进入4月份,东莞再推30万平方米土地入市,最新公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预告显示,14宗即将推出的土地有7宗为商住用地,出让位置全部在镇区,其中以长安镇一幅出让面积为8130平方米的商住用地最受市场关注。

据悉,该地块所处的咸西村位于长安中心区范围内,2007年8月该区域内一块位于咸西大道、面积为9640平方米的商住地块曾拍出楼面价达5891元/平方米的“长安地王”高价,业内关注该地块是否会成为长安“新地王”。

业内人士:高地价或将推动房价上升

“地王”再次活跃,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东莞热点区域房价预期平稳向上。东莞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经理车德锐认为,二线的东莞土地市场也是如此,经济重镇虎门、长安的优质商住地块高价成交,即时刺激片区楼盘纷纷惜售,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热点区域的房价预期更多是向上趋势,在目前的政策调控下房价也难有所松动,相反还可能呈现向上的发展趋势。

瑞峰置业市场研究部也认为,土地市场供应放量,优劣地块成交情况“一边倒”,高地价的频频出现不仅支撑区域楼价的上涨动力,也支撑未来楼价高位运行的成本。

如第一季度虎门、长安、东城3个区域在一季度都有高价地成交,与当地典型楼盘房价相比,地价占比均接近或超过40%,虎门金洲村地块的地价占比则高达64.06%。车德锐分析,对于开发商而言,后期开发的成本压力很大。

业内人士认为,高开发成本支撑着高楼价,势必会推动区域楼价的上升。

发表于2010-04-19

势力一

本地开发商再增储备用地

早年东莞本地开发商通过各种方法拿到了大量的储备用地,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开发和销售,许多本地开发商的储备用地陆续开发完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不少本地开发商不得不加入拍卖拿地的行列当中。

上个月,东莞广源地产以1.7亿元拍下东莞大岭山金桔村地块,该公司长期立足寮步镇开发项目,此举被业内人士看为其走出寮步镇在全市进行扩张的信号。彭红涛称,虽然在两至三年内广源地产仍有60万平方米的开发量,但广源为自身的发展,仍然需要拿到大量储备用地。“今年计划一共拿五宗地块,储备用地要足够五年的开发量。”彭红涛坦承,对于土地拍卖,此前本地开发商参加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因为之前本地开发商的土地储备多,闲置土地多,多年后,许多土地被外来开发商收购,或者合作开发了,本地开发商手上的地没有了,很快就会走向拍卖市场。

据了解,上个月,本地开发商除了广源地产拿地外,鼎峰地产也以5.3亿元的高价拍下寮步两地块,越来越多的本地开发商加入了土地拍卖市场。

势力二

上市公司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从2009年底到今年3月份,国土资源部出台相关政策,希望给土地市场降温,并且防止高价地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但事实上,“地王”再次活跃,甚至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上市公司的战略也发生了变化,从在一线城市拿地转移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在东莞,上市企业也纷纷加快了扩张拿地的步伐。上个月,东莞万科以10.04亿元拿下长安一地块后,东莞万科新闻发言人高骏坦言,东莞万科目前在积极地拿地,只要有好的地块就会去看,而“不拿地王”是万科的原则。据了解,第一季度东莞万科就成功拍下了虎门新地块,又大手笔拍下了长安地块,同时今年内东莞将有10个项目将要开工上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万科外,金地等外来上市公司也在纷纷寻找地块,由于目前城区推出地块较少,许多开发商纷纷往热点镇区寻找合适地块。

东莞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经理车德锐认为,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后,上市公司拿地的优势明显增加,此外,为了能够顺利上市,许多公司也会加快拿地的计划,为将来扩张进行布局,加热了土地交易市场。

发表于2010-04-19

势力三

制造业小老板投资土地等待升值

在近期的土地交易现场,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除了部分熟悉的面孔外,有很多一部分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公司。据了解,这些公司并不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而是一些制造业类的企业老板。

彭红涛告诉记者,不仅本地开发商在积极拿地,许多没有从事过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也在进行土地投资。“经过金融风暴后,许多原本从事制造业的老板不再投资制造业,他们的财富需要一个新的出口,而投资土地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又好的方式。”

“目前这些投资者拿到地块的机会不大。”由于近期推出的商住地块价格高,被实力雄厚的开发商拍下,而这些非房地产行业老板们拍下商住地块的机会并不大,而工业地块因为价格较低,更受这些小企业老板的青睐。

彭红涛认为,不论是工业用地还是商住用地,能够拍下来就好,“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土地性质的规划是有可能改变的,工业用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变化成商住用地。”

彭红涛认为,拍下土地即使不从事房地产业,也可以成为一种土地投资,等待土地升值,而目前房地产市场管理不到位,可以让这种现象存在,土地投资也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