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叶檀:三股力量抵抗救市言论

发表于2008-06-25
 股市呈现典型熊市特征,国家发改委大幅提高油价的效果只维持了一天,国际原油期货重回高位,国内石化双雄恢复“双熊”面目。利好消息刺激市场时间之短,说明股市疲软格局已成。  

  “守土有责”的监管层继续给股市投资者注入信心。中国证监会6月22日召开党委会议,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证监会将从四方面着手工作,其中包括“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管理层最明确的维护市场稳定言论,参看近期IPO等融资节奏放缓,可见监管层维持市场稳定并非花架子。 

   不过,尚福林的托市言论受到两股力量的抵抗,泛泛的言论很难起到强心针效果。 

   第一股力量来自金融市场。就在尚福林稳定股市新闻发布的当天,另一则新闻对资本市场继续构成重大压力。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能源价格上涨给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带来一定压力,可能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以对抗通胀。这被敏感的市场人士理解为打开加息通道的暗示。 

   加息既是紧缩政策的强化,也是通胀风险继续上升的强烈信号,当央行不得不给存款者更多的利率,足以说明数量型紧缩手段用到了尽头,中国的经济形势没有根本性改善,资本市场未来前景暗淡。 

   两个同样重量级的人物几乎同时,直接间接发表对于资本市场截然不同的言论,导致普通投资者莫衷一是。人们怀疑,有关方面是否有协调机制,目前中国重要的经济议题到底是抗通胀压力还是稳定市场?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尚福林先生就是发表一百条言论恐怕也无济于事。 

   第二股力量来自世界资本市场。不仅中国的资本市场,全球资本市场都得看美国经济眼色行事。 

   美国经济持续疲软,说明全球经济还没有从衰退的噩梦中醒来。美国最能抵抗美元下挫、石油上涨压力的道琼斯指数一路向下,是经济疲软的确凿证据。强势美元不过是美国财政部的梦想,在想尽一切办法部分救活信用市场的流动性之后,他们对挽救美国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无能为力,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美元继续疲软,铁矿石、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中国资本市场受到周边市场的拖累,越南资本市场飞流直下,印度资本市场的隐患水落石出。实体经济同样让人担忧,铁矿石巨头的加价威胁很快会成为现实,由于油电价格上涨,我国钢铁行业吨钢运营成本增加80元人民币左右。由于我国对煤炭价格实行临时管制,电煤荒不久或将重现江湖,随之而来的是盛夏期间某些地区可能拉闸限电。当我们恐惧资本市场泡沫并主动挑破时,我们不仅会看到泡沫的消除,还会看到伴着经济的下挫,市场具有自我强化的过程。 

   另一股力量来自资本市场内部的异己力量。尚福林在讲话中指出,“继续强化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投资者睁大眼睛等待结果。 

   比如,明天系的结局到底如何?明天系从1993年开始发轫,在北京成立四家公司,而后扩展到全国各地,在1999年9月成立了明天控股有限公司后,后通过“明天控股”先后以购买公司法人股或发起设立方式参股了黄河化工(现改称为明天科技)、华资实业、宝商集团、爱使股份和西水股份等,这个庞大的资本家族以纷繁复杂的交叉持股和眼花缭乱的股权转让,实现资本“腾挪”。控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质量直线下挫,而后低价出售成为常规游戏手段。  

    其下属上市公司西水股份公司2005年转让了控股子公司湛江华资农垦糖业的股权,形成投资损失1083万元,而该子公司2003年实现净利润达1104.06万元,2004年就锐减至28.33万元。2007年12月,公司出售内蒙古华资雪峰糖业98.17%的股权,转让价为2600万元,公司亏损579.74万元。而雪峰糖业2003年到200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4.62万元、17.8万元、-686.22万元和-586.29万元。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令人奇怪的是,“明天系”总能未雨绸缪,2005年开始持有爱使股份1855万股,直到2006年底。先投资华夏银行,而后倾巢而出投资深发展,此前在太平洋证券等券商股中的布局。明天系这样的资本玩家纵横市场,如入无人之境,中国资本市场的丛林法则,岂是管理层的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行业重组并购层出不穷,城商行的股权制改革如火如荼。如果中国的资本市场玩家都以这样的逻辑行事,恐怕资本市场河清无日。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