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留学生刀刺母亲,出问题的难道仅仅是吗?

发表于2012-01-30

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赴日留学5年的23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事后,汪某被警方刑拘。对于行凶原因,汪某称,母亲表示不会给他钱,“还说要钱的话就只有一条命了这种话,我脑子一下子空白,冲上去就捅了她”。但顾某否认他们当晚曾因学费发生争执。

发表于2012-01-30

原因分析:孩子在家庭及心理方面缺失

面对“弑母门”的发生,我们似乎更应该从悲痛中超脱出去,而不应游离于事件背后的诱因?事件的本身很简单,因钱生恨。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恐怕也未必,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层面的问题,是孩子在家庭及心理方面的缺失。

发表于2012-01-30

现在的小孩,心理太脆弱,现在国内中没有开设相应的心理辅导,加之现在的孩子在父母过度溺爱的畸形环境下成长,很容易使孩子心理扭曲,容易误认为的人,的事都要“顺着他”,而一旦有丁点挫折便心生怨念,由此而见,“拔刀弑母”的恶性事件的发生也不足为奇。在中国,孩子是父母的,父母为孩子的一切着想、一切为孩子着想。捧到手里怕摔着,含到嘴里怕化了,过于溺爱的成长环境,也造成了孩子扭曲的心理。面对社会的种种现象,出现不适应甚至过激行为在正常不过了。

发表于2012-01-30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开始加入留学大军中,但是接连“暴行”事件的发生,我们似乎应该在将规划凌驾于留学之上,我们的学生是否适合留学?适合去哪个国家?什么时候去留学?心理是否健康?是否有自主能力?应该好好的规划一下,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跟风。
发表于2012-01-30

不同意见:不要动不动就怪中国的体制不好

笔者认为中国式的方式,只是成为这些恶劣现象的替罪羊。不要动不动就怪体制不好,应该看到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具备应有的素质和能力,还是可以在危难关头担起拯救社会的重担,也是充满了对这个给予自己无限关爱和机会的社会的感激,只是体制关注的群体是大多数人,而忽略了那部分人的心理建设。没有能够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心,而他们也在自己的沉沦里浑浑噩噩的过活,不会有向大多数人靠拢的兴趣和归属意识,才会造成今天不断爆出这种让人瞠目结舌的“豪言壮举”的结果。

发表于2012-01-30

由于金钱纠纷而引起的暴力行为,也不是空有先进的体制就能够避免的。国外的体制作为先进的代表,不也经常爆出血腥的杀戮事件吗?出现问题了,全社会都有责任,如果说那位母亲不是仅靠7000元一个月的收入支付留学的费用,如果这位母亲不是那么溺爱自己的孩子,让他能够自己真正独立的养活自己,如果不是出国在外的留学压力太大,也许今天的惨剧就不会发生了。事后,这位肇事者对自己当时的惊人举动也充满了感慨和无奈,他只是觉得自己当时脑袋空白,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足以见得,这件事纯属意外,不应该被无限的夸大和扣上罪名,这样对当事者都是很不公平的。

发表于2012-01-30
让我们在面对此类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是停留在对往事的谴责和悔恨中,应该向前看,坚信这个社会还是充满阳光的,只是偶尔被阴霾覆盖,但是终归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一天。出现问题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放着问题不解决,这些悲剧的确给了我们血的教训,也给了我们鲜活的警示,我们不能把一时的插曲当成社会的主旋律,与其抱着对体制的不满含恨生活,倒不如找寻标本兼治的处方治愈这个处在短暂病态期的社会,相信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也更有意义。
发表于2012-01-30

这当然值得社会反思,更值得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和做子女的人来反思,反思在上,到底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什么?而孩子应该如何看待?或许给予的越多,得到的失望也会更多。如果任由对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到头来可能仅仅为了一点点、一次不如孩子意,就会得到孩子的怨恨,难道这是爱吗?连自己的母亲都可以往死里刺,让人情何以堪?

发表于2012-01-30
这位被自己儿子刺伤的母亲在病床上对记者说,“不想看到他,因为太伤心了,没有话可以跟他说了,倒是想听听他对我的解释。他是我儿子,我也不想他被判刑。”,是呵,哪个母亲会想看到儿子被判刑,即使儿子拿刀捅向了她的要害,但可以想象她有多么的伤心,毕竟儿子是她生、是她养大的。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出现如此不堪的结果,作为父母也是有责任的。父母爱孩子、为孩子倾心付出天经地义,这是一切动物的本性,但一切都应该有个度,发展到毫无限制的溺爱只会自食其果。
发表于2012-01-30

微博热议:汪某刺母,出问题的仅仅是我们的吗?

@头条新闻:母亲回忆,当晚儿子看上去没有异样,事发前未发生任何争执,并表示“不想看到他,因为太伤心了,没有话可以跟他说了,倒是想听听他对我的解释。他是我儿子,我也不想他被判刑。”对于缘何向母亲行凶,儿子表示当时脑子一片空白。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